商品公告訊息
大氣:萬物的起源
ISBN
9789866571152
作者
嘉貝麗.沃爾克
原文作者
Gabrielle Walker
譯者
蔡承志
出版社
商周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08/08/10
語言
繁體中文
裝訂
平裝
定價
360元
優惠價
79 284
庫存
0

商品介紹

《大氣:萬物的起源》An Ocean of Air


認識大氣科學的第一本書!

「空氣」對我們來說十分重要,因為沒有空氣,我們人類就會死掉。地球上的植物和動物也別想活下去。即使空氣如此重要,我們卻對它的認識很少。在《大氣:萬物的起源》一書作者嘉貝麗帶領我們進行一趟「空氣」之旅,讓我們對它有更多層面的認識,也見識到這個摸不著、看不到的它竟有對我們的生活有如此大的影響力。

首先,空氣是我們所有食物的來源。我們吃得所有的東西都來自於植物,而植物又是從哪裡來的呢?答案並不是土壤。植物在生長的過程中,它周邊的土壤品質並不會發生改變。實際上,植物每長一片葉片,所需的物質都是從周圍的空氣中獲取得來。地球環境中的大氣層為我們吸收了太陽帶給我們的熱能,這些熱能比原子彈爆炸的能量還要強大,同時也為我們阻擋了來自太陽的致命輻射,保護我們不受外太空寒冷的侵襲。此外,大氣層還扮演傳送帶的角色,將海洋上蒸發的水氣帶到高處,然後再讓內陸的乾旱地區普降甘霖。空氣還能將聲音通過震動傳送到我們的耳朵。如果沒有空氣,就算是一架加農炮轟隆隆推到你身邊,你也不會聽到什麼聲音。

事實上,我們根本不是生活在赤裸裸的星球表面上,而是生活在一個空氣的海洋中。作者在這本書中,為我們抽絲剝繭,讓我們看到這個海洋的各方面。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位科學家發現了我們生活在大氣中的事實。他的研究表明,我們身邊的空氣其實非常重,舉個例子,卡內基音樂廳裡容納的空氣品質就高達七萬磅。

蘇格蘭一位醫師發現,空氣中的一種成分:二氧化碳,能對植物和樹木產生奇蹟般的作用,我們也從中受益。十九世紀的一位愛爾蘭人隨即發現,二氧化碳同時也像一條毯子,讓我們地球生活在溫暖的環境中。

哥倫布發現信風把自己帶到了美洲。而一個獨眼的美國人發現我們上方五英里高的地方起了另一股風。還有美國一個窮農夫發現了颶風為什麼老是旋轉的秘密。

一位好心的發明家差點把地球臭氧層破壞掉。兩個美國科學家(後獲諾貝爾獎)在沒有任何臭氧層破壞現象的時候就警告人們,警惕破壞臭氧層的危害。一位抽菸斗的英國科學家在南極洲發現天空上的臭氧層空洞,另一位從來沒有實戰經驗的理論科學家來到南極和暴風雪作鬥爭,想知道為什麼那兒的臭氧層出現空洞。

馬可尼的無線電波能夠穿越大西洋,這件事情激發了一位數學天才的靈感,讓他認為我們上方有一層金屬漂浮層,這些金屬來自於流星和太陽。二十世紀,BBC電台的無線信號證明這一層物質的存在,這層物質保護我們地球不受外太空射線以及隕石的攻擊。

挪威的一位科學家發現了極光的產生原因,太陽逸出的有害輻射微粒被地球吸引,導致了極光的發生。美國的一位火箭科學家因為在對蘇聯的戰爭中建功而成為英雄,他發現這些有害輻射微粒是在地球表層大氣高空就被俘獲。

在本書中,作者提供了多項有趣且被證實的案例,貼切地告訴我們空氣是如何在這個地球上運轉,而我們生活在這個充滿「空氣的海洋」的世界裡又是如何受惠。

序/導讀

推薦序一

活靈活現的科學故事 王國英

  這本書讀起很舒服,將科學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呈現出來,並不會讓讀者覺得讀不下去或是枯燥乏味。我覺得這本書有趣的地方是作者將整個大氣(原文書名顧名思義)逐一介紹、按照時間序列的安排漸進鋪陳,從它所構成的氣體、人們是怎麼發現氣體開始,接著是歷來科學家利用這些氣體進而成就了更多、更深入的發現,甚至逼真的述說了科學家們的生平、個性。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似乎是,讀完了就相當於讀完整個求學生涯中的基礎物理化學!不過這本書很神奇的地方是它引人入勝,會讓讀者想了解更多、想讀的更細,顯然作者不但科學知識豐富,還有值得再三玩味的寫作風格,這本書可以推薦給想對大氣有基礎認知的讀者,或是全國的國高中學生。

  作者以開門見山法直接切入了我們大氣中,與我們最親近的氣體———空氣。她生動靈活的敘述,將文藝復興時期科學與大氣研究的初步發展,如莎士比亞筆下的舞台般精采呈現,以頑固任性的教會作為烘托,帶出科學家咬定青山的求知精神。接著戲劇性的一一描繪大氣及其組成分子,幾乎像是剝開層層洋蔥般的條理分明。作者這麼一講,讓讀者感受到科學並不是一個無生命跡象的匍伏動物,而是個風趣、多采多姿的生命體。

  除了傳達科學知識外,很有意思的是,作者也經由歷史故事提供讀者許多以古鑑今的生活課題,看了書以後,讓人感覺做事情要謹慎並考慮周到,不要陷害他人或是與人交惡,否則遲早都會得到報應;書裡提供許多值得省思的例子,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法國大革命期間的一位科學家拉瓦節(Antoine Lavoisier),他因為曾經拒絕了另一個科學家馬拉(Jean-Paul Marat)投過的一篇論述氧的習性的論文,而且阻止法國皇家學院給予馬拉認可,讓馬拉一直記恨在心,後來法革爆發,馬拉成為強勢份子,間接將當年駁回他論文的拉瓦節送上了斷頭台。不過另一方面,馬拉也為他的行為付出代價、下場淒慘,他在家裡的浴缸中被刺死,並成為膾炙人口的名畫「馬拉之死」的主角。

  書中介紹行星風帶的開場白讓人對畫面充滿想像,宣稱「發現新大陸」為其彪炳功績的哥倫布,其實是一位面色蒼白、頭髮有著雪亮色澤的義大利冒險家,作者帶著我們從伊比利半島出發,頂著疾勁的東風經過加納利群島、橫越大西洋,終於抵達了西印度群島,開啟科學家對地球氣候調適劑———風帶———的研究與開拓。你曾經想過嗎,沒有風的地球會是如何惡劣的環境?那樣子的地球將有一半凍在冰天雪地、一半悶在火爐中;赤道帶平均溫度會比現在整整高上十四度,而極區會比目前均溫少二十五度。這種煉獄般的環境還能孕育出人類,甚而創造輝煌、華麗且毀滅性的文明嗎?

  本書最大的特色是呈現了科學的連貫性,有因有果,許多研究發現奠定了後世研究的基礎。他還不斷提醒讀者地球的珍貴、地球的獨一無二,我們應該好好愛惜維護,藉由描述地球環境的多樣化而讓讀者切身感受到,每個人都應該珍惜人類獨有的資源。而這種觀念,除了普及大眾人人須知,更應該傳達給當今的各個當權人士,因為他們不僅影響力深遠,而且相較於一般人,他們的政策更容易決定地球上寶貴資源的存續。
(本文作者為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專任教授)

推薦序二

令人崇敬的大氣與科學家們 陳泰然

  筆者有幸,在本書中譯版問世之前就能先睹為快。日前商周出版徵詢是否可為本書寫些感想,因最近出國頻繁,擔心騰不出時間看,不能如期交卷耽誤出版時程,本來不敢答應,但本書係談及大氣,這是我三十多年來在台大教書、研究的專長領域,真想先看看這本書到底在寫些什麼?終於,我先看了。雖然書裡的人物很多都是過去在學校不同課程裡老師或課本曾經談的,但是本書針對眾多偉大科學家在解開大氣奧秘過程的細膩描述,特別是這些科學家的事跡和他們追求大氣真相的執著,使我內心有真正的感動。不僅如此,本書對每個人物的人格特質、思想、信仰及生活習慣之描寫可說淋漓盡致,對人物間之關係與異同科學見解相互影響之描述亦栩栩如生。作者對本書相關人事物故事的精密建構與妙筆生花的寫作技巧,帶動讀者有如科學家為揭開大氣奧秘的好奇心,一直想要知道故事的後續發展,讓人不忍釋手,是想一口氣看完的精彩科普著作。

  書中談及十七世紀義大利自然哲學家伽利略、數學家托里切利和世家子弟科學家波以耳,三位皆終生未婚,終其一生研究空氣的存在、空氣的重量、空氣的組成、空氣的壓力,並發現聲音傳播需有空氣、燃燒需有空氣等,諸多對空氣性質突破性的了解,對他們三人在空氣研究的歷史聯繫,以及對科學思考與實驗的細節過程描寫,實在引人入勝、令人著迷。對於生性好問的普里斯特利,雖然貧窮無錢買實驗設備而需靠有錢人賞賜,但其對真理與真相追尋的過程與精神,使他發現空氣組成的二氧化碳與氧氣以及意外製造出的笑氣,讓人肅然起敬。拉瓦節鍥而不捨的生物呼吸實驗,終於證明呼吸是種燃燒過程,是為了燃燒我們身體的燃料,並認識到人會老化、死亡也是氧造成的,這在十八世紀科學界是何等的震撼。

  書中處處充滿感人的故事,當談到貧困的美國農夫數學家佛雷爾對於氣流受地球轉動影響的突破性了解與偉大貢獻,而他卻是那麼的害羞與謙沖為懷。實際上,氣象裡的「白貝羅定律」實在應該稱為「佛雷爾效應」較為貼切,但因他的第一篇討論該問題之氣象論文卻發表在醫學雜誌,導致他的偉大貢獻較晚受到氣象界的認識,作者認為如今他的名字雖然較不為人所知,也依舊是美國歷來最了不起的科學家之一,筆者深有同感。過去在學校曾學過在大氣環流裡三胞環流模型,有個佛雷爾胞,看了本書使我對佛雷爾在氣象上的偉大貢獻與謙沖為懷的心胸產生莫名感動。

  馬可尼無線電報的偉大發明,除了使氣象訊息傳遞無遠弗屆,開創天氣預報的可能性之外,當鐵達尼號撞上冰山發出馬可尼轄下公司的標準緊急求救訊號,遠在地平面之外、距離四小時航程的喀爾巴阡號接到訊息,努力趕來營救,在四小時過後不久喀爾巴阡號真的來了,折疊救生挺上的七百一十二位乘員全部獲救,本書描寫這個求救與營救的故事,看來比鐵達尼號電影所能表達的更扣人心弦。此次船難總計一千五百多人喪生,馬可尼原本計畫搭乘該航次赴紐約,卻由於公事而推遲行程改搭盧西塔尼號,逃過一劫。當然,如果馬可尼及時搭上鐵達尼號,或許他也可能是透過自己公司發出自己發明的求救訊號而獲救的一員。 近年來有關全球大氣的熱門話題,諸如南極臭氧破洞、工業革命後二氧化碳急速增加和全球暖化議題,作者更是抽絲剝繭的把每一事件的細節與先後關係一一呈現,其中所涉及的諸多科學家的直覺、洞見及為了解與解決問題所投入的心血,更是扣人心弦。對於科技發展帶來對大氣環境長遠的負面衝擊,以及各國為了減低與舒緩衝擊所付出的代價,更是發人深省。

  作者治學態度嚴謹,所有人事物皆有所本、皆有出處,此為科學著作的普世要求,而人事物的呈現又能以有趣、動人的故事鋪陳,使本書具有科學的嚴謹性與正確性,亦具有科普書籍的知識性與動感性,也許您會和我一樣,想要先睹為快。
b>(本文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學術副校長、台大講座∕大氣科學系特聘教授)

推薦商品

TOP